:::

扶壁

2021-07-28

來過博物館的大家,相信都注意到園區展館外牆則排列的柱子,很多人會發揮創意,利用它們作為背景,拍攝出充滿趣味的照片!

細心的民眾應該會發現,這種柱子在不少老建築都看得到,只是我們的特別巨大,這其實是為了強化結構設計的扶壁!

說起扶壁的起源,早在歐洲中世紀的羅馬式建築中,便已可見到扶壁的大量運用。到了12世紀,扶壁以及改良成拱型懸空的「飛扶壁」有更加完美的結合,這種建築方式也被迅速擴展至歐洲各地,成為當代代表性的建築風格,這就是眾所聞名的「哥德式建築」。水道的建築雖不似國外的大教堂,須兼顧宏偉壯麗的氛圍,但如今看來,這些大量、規則卻簡樸的幾何造型,竟有著歷久不衰的美感。

其實從老照片可以看得出來,水道完工初期,並沒有扶壁,這是後來增建的部分。推測原因是當年設計時,沒有考慮到地震因素,而水道完工迄今,台南地區就經歷過三次超級地震!包括1946年的新化地震、1964年白河大地震,以及2016年美濃大地震,推測水道的扶壁可能是在完工後到大地震前,補強結構下的產物。

話說水道的扶壁有一則小趣事!

B館大門旁的兩根扶壁,原本設置在窗戶的位置,當年可能是考量窗戶是建築體最脆弱之處,再加上水道其實做為民生工業基地,沒有對外開放,不用考量建築美觀,因此直接將兩扇窗戶填上水泥,並且釘上了扶壁柱以強化抗震;而這兩座扶壁柱也在美濃大地震時,發揮了作用,當時台南地區受強震襲擊,水道也傳出災情,B館整座門牆都出現二到四公分不等的裂縫,所幸這兩座扶壁成為最有力的靠山,門牆才能倖存,而因為受損嚴重,加上幾十年來工法進步,文資處修復時,順勢將兩座舊的扶壁移除,並在兩側重新起造新的扶壁,也才讓窗戶重見天日!

下次來,記得找看看牆面上移動的痕跡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