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新訊

無毒保育蛇類黑眉錦蛇現蹤 已移至後山野放

2022-06-22

水道博物館占地廣大,擁有優質的戶外環境與豐富的生態,是許多親子客、學者專家眼中,培養孩子們親近自然、尊重自然的絕佳場所,也常有民眾在園區內目擊保育類級物種的蹤跡。今日上午,因為天氣暖活,開園前一隻體長將近2公尺,黃黑花紋鮮豔的「黑眉錦蛇」就大方的躺在主要參觀動線上,雖然是無毒的蛇類,但為了避免嚇到即將入園的遊客,館方還是只能將牠帶到後山野放。

文化局表示,水道博物館原本在停止運作前,因屬於水源地範圍而有嚴格的人員進出管制,鮮少有人為打擾,長久下來在此地自然形成了強壯、複雜又多樣的生態系統,就古蹟而言,能夠同時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豐富的自然生態,是罕見且珍貴的資源,人文與自然保育精神能夠相互結合,進行機會教育,在民眾參觀園區的同時了解到與自然間相互尊重的重要性。

館方表示,時常有民眾在園區內目擊諸如領角鴞、鳳頭蒼鷹、黃鸝等保育類動物,而這次園區內出現的黑眉錦蛇則屬於三級保育類。但從生態的觀點來說,水道博物館成為開放參觀的古蹟園區之前,這些動植物才是這裡真正的原住民,長久以來居住在此地世代繁衍,因此會出現園區內可說是見怪不怪的事情,不必太過驚訝或慌張,安靜、戶不打擾的共處其實才是維持生態環境和諧的方式。

事實上臺灣大部分的蛇類都被劃分在保育類的範疇,民眾若誤殺恐面臨相關罰則。雖然在看見蛇的那一刻大多數人都會出現驚嚇、恐慌的反應,但其實絕大多數的動物攻擊事件,都是出自於感受到人類威脅而被迫做出的防衛反應,因此在不影響行動的狀況下,看到蛇的第一時間最好是安靜地離開現場,彼此互不驚嚇打擾;若有必要則應第一時間連絡專家前往協助,切勿自行嘗試捕捉,以避免觸法或發生危險。